央行决定,从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部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释放资金1.2万亿,力度超预期。
央行表示,稳健中性货币政策保持不变,不会对人民币汇率形成贬值压力。
这是今年以来第四次降准,此前1月、4月和7月分别下调过银行准备金率。
在国庆假日的最后一天公布降准,核心目的或是对冲国庆期间全球股债双杀对国内经济市场形成的冲击。
全面降准后,市场在短期大概率上涨,但长期来看并无明显的规律。受益板块则分为资金敏感、大宗商品和高分红三类。
腾讯财经讯 2018年10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从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释放资金1.2万亿。由于当日到期的4500亿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故净释放资金7500亿,力度超预期。
央行解读四大焦点问题
1、此次通过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将如何操作?
此次降准的主要内容是,自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降准所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10月15日到期的约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这部分MLF当日不再续做。除去此部分,降准还可再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
2、央行再次通过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本次降准的主要目的是优化流动性结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当前,随着信贷投放的增加,金融机构中长期流动性需求也在增长。此时适当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一部分央行借贷资金,能够进一步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结构,降低银行资金成本,进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释放约7500亿元增量资金,可以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来源,促进提高经济创新活力和韧性,增强内生经济增长动力,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3、降准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
本次降准仍属于定向调控,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基本稳定,银根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降准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中期借贷便利,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替代,而余下资金则与10月中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因此,在优化流动性结构的同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基本没有变化。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4、降准是否会加大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
本次降准弥补了银行体系流动性缺口,优化了流动性结构,银根并没有放松,市场利率是稳定的,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率与名义GDP增长率基本匹配,是合理适度的,不会形成贬值压力。本次降准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更加巩固。作为大型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出口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中国经济以内需为主,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较为完善,进口依存度适中,人民币汇率有充足的条件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稳定市场预期,保持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年内已连续降准4次
本次净释放资金最多
这是今年以来第四次降准,此前1月、4月和7月分别下调过银行准备金率。
本次降准所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10月15日到期的约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除去此部分,降准还可再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也就是说本次降准释放的资金高达12000亿。且本轮降准的幅度很大,原来一般是0.5%,现在是1%。
央行为何此时降准?
对冲国庆期间全球股债双杀
招商证券宏观团队认为,在国庆假日的最后一天公布降准,核心的目的是对冲国庆期间全球股债双杀对国内经济市场形成的冲击。
顶点财经徐阳也认为,此次降准市场应早已预期,选择这个时间点实施,看来九月宏观经济数据或将进一步明显放缓,人民币也因此存在贬值压力,但风险整体可控。就在我们欢喜过国庆之时,世界股市正在暴跌,此时降准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国庆假期全球市场大跌的影响。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唐建伟称,央行选择在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宣布降准消息而不是在节后工作日宣布,这个时机的选择应该是比较少见的,应该是为了对冲节日期间国外市场的系列利空消息。国庆期间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达成贸易协定(USMCA)、美国副总统彭斯在美国智库发表针对中国的新冷战演讲、彭博商业周刊有关中国利用技术手段窃取美国高科技公司数据等的指责等系列利空消息,使得没有休市的中国香港股票市场出现连续四天下跌,跌幅较大。中国央行选择在节日最后一天宣布降准消息,其中一定有对10月8日节后第一天才开市的中国股票市场呵护的意图。
对于此次降准的原因,中金公司此前研报指出,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亟需提高,央行也有进一步降准的空间,以推动货币供应扩张。7月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动及货币乘数的回升显示央行通过降准来支持货币供应扩张的努力。央行在2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第一个“专栏”中指出,中国特有的情况是存款准备金率较高,而降准会在降低基础货币增速的同时支持银行间流动性扩张。
东兴固收也指出,除了货币政策需要回归经济“降成本”和金融“防风险”之外,近期不断飙升的货币乘数也越来越成为银行扩表的阻碍因素。在“融资回表”的大背景下,银行不仅会受到资本金的约束,还可能会面临货币乘数不断攀升的问题,为了能够缓解银行的“货币乘数”约束压力,更好地实现融资回表,法定准备金率还有继续下调的必要性。
兴业研究指出,10月13日将有4515亿MLF到期,10月16日将有1500亿国库现金定存到期,二者合计回笼资金6015亿。因此,如果10月降准并置换MLF既不会使资金面出现过大的波动,又有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期限结构、支持实体经济融资。
中信明明认为,长期趋势来看,全球金融周期协调仍然存在矛盾,回顾本轮全球金融周期的走势,随着美联储从2015年开启加息进程,国内在2016年开启去杠杆进程,全球主要的金融周期进入收缩阶段,经过将近3年的时间,美国经济升至阶段高点,本次美联储议息会议上调经济增长预期,渐近式加息仍要继续,中美利差压力较大。在经济明确复苏之前,央行仍将保持宽松,即继续将短期利率保持在利率走廊下廊之下。
9月27日凌晨,美联储如期宣布年内第三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达到2.0%至2.25%。美联储2015年以来6次加息中,我国2次未跟、2次跟10BP、2次跟5BP。
明日股市怎么走?
历次降准次日股市涨多跌少
据财联社数据统计,自2011年12月至2018年7月5日,存款准备金率一共下调10次,大型存款类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从21.5%变动至15.5%,中小型存款类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从19.5%下调至13.5%。
而从降准后下一个股市交易日的情况来看,上证指数录得4次下跌,6次上涨,平均涨幅为0.14%。其中,2016年3月1日降准后,次日上证指数收盘大涨4.26%。跌幅最大的一次是2015年9月6日降准,隔日上证指数大跌2.52%。
长江策略称,全面降准后,市场在短期(5个交易日、30个交易日)大概率上涨,但长期来看并无明显的规律。受益板块则分为资金敏感、大宗商品和高分红三类。
兴证策略认为,从1999年11月降准后6个月内各行业指数涨跌情况来看,传媒、农林牧渔、建材、采掘等涨幅最大,银行、国防军工等涨幅最小。将此与降息后各行业的表现相对比,并未发现一致性规律,受益程度先后,仍由当期政策、产业环境等因素所影响。
未来央行还会降准吗?
专家预计4季度还会降准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预计4季度还会降准。本次降准的背景是8月份经济数据依然低迷,特别是市场关注的基建投资增速依然没有起色。而经济数据不振背后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出于去杠杆考核压力导致贷款意愿低迷,而金融机构较低的风险导致对民营企业惜贷情绪较高。
此外,近期地方政府债密集发行也导致金融机构在流动性层面并不宽裕。考虑已经进入4季度加上政策效应的时滞,年内稳增长的时间表已经较为紧迫,因此无论是货币政策本身还是出于配合财政政策需要的角度来说都有必要提升政策力度。 虽然近期美联储政策较为鹰派的立场推动美债利率持续攀升,但国内央行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方面的政策在稳定人民币汇率层面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加上国内通胀平稳,为央行本次降准提供了政策空间。
我们预计4季度至少还会有一次降准,同时不排除央行有加息的可能。因为在美联储加息周期,当央行无法兼顾同时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时候,会优先解决“融资难”,因为毕竟“融资贵”只是成本问题,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解决,而“融资难”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 |